“独自潜行”这样的字眼很容易被现代人排斥,因为在遍地社群的互联网时代,人们更认同“一个人走的很快,一群人走的远”这样的报团理念。
然而再正确的话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前提或场景,正如“一个人走得很快,一群人走得远”这句话在个体成长初期或者商业领域可能是适用的,但在个体成长的后期却未必适用。因为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很多同行者会中途掉队或退出,所以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走得很远的时候,他必然是孤独的。如果我们想在某一方面变得卓越,最好一开始就做好孤独前行的准备,始终混在人群或队伍里则大概率会成为平庸的一员。
但“独自潜行”并不意味着与行业隔离,闭门造车,而是与业内人士保持一定距离。换句话说,就是我们虽然要学习B行业内顶级的知识和思想,但也要游离在B行业的大圈子之外这种游离状态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看不见的好处,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B计划。
首先,肚子潜行可以让我们保持圈外人的独特视角,防止自己的思想或风格被主流同化这一点对于创意工作者尤为重要,因为创新或创造的本质是想法的链接,二越遥远的链接,往往越有意思。如果我们太关注圈内的热点、熟悉圈内的套路,往往创造不出更新的东西,但当我们与圈子有太过密切的交流是,反而能保持一些独特性,而独特性才是我们胜出的关键所在。研究证明,有时候做个不怎么跟人交流的孤独者也能提高创造力,因为没有互相模仿,多样性反而更强。
其次,作为圈外人,没有身份标签的限制反而更能创新。这一点我在写《认知》。。。。
2017年,当我第一次拿起笔开始写作的时候,我就是一个写作的门外汉,我的本职工作和写作毫不相关;而在成长领域,我也是一个圈外人,既没有学术背景,也没有学术基础,所有的知识都靠自己学习和实践。但正因如此,我没有被各种学术流派的身份束缚。我只是盯住一个实际痛点,用心关联各个领域内的可用知识,无论是脑科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,还是认知科学、行为科学,只要是有理有据能解决实际问题的,我都会拿来用。
文献摘抄自《认知驱动》,请勿二次搬运!